2017中国香槟酒进口量、进口额大幅增长 增幅全球第一酒业电商
酒业内参
/ 酒业内参 / 2018-05-08
香槟会不会是国内酒业市场上下一个风口?

香槟会不会是国内酒业市场上下一个风口?
香槟酒2017年进口量、进口额大幅增长,增幅全球第一
近日,法国香槟酒行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年度香槟酒(中国)进口商座谈会,法国香槟酒行业委员会在此次会议上公布的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香槟酒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进口量及进口额较之上年分别有51.9%和76.7%的大幅度提升,这一增长幅度在香槟酒全球前30个出口国家及地区内都是首屈一指,稳居第一;而这也是中国大陆在香槟酒进口数量上首次超越香港地区。酒业家今年2月曾报道茅台热另一面:传马爹利2017年销量近1200万瓶!进口烈酒将对高端白酒产生替代效应?与此同时,伴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崛起,香槟会不会是国内酒业市场上下一个风口?
2017年,总共有162个香槟品牌被进口商们引进中国市场,其中包含83家酒庄品牌、69家果农品牌以及10家合作社品牌,总体比2016年增加了13个品牌。
需要指出的是,香槟只是起泡葡萄酒的一种,由于其使用原产地命名控制和受知识产权保护,所以其余地方生产的起泡葡萄酒即使原料与生产工艺和香槟酒相同,也不允许叫作香槟,而只能叫做起泡葡萄酒。
消费升级下的下一个酒业风口?
消费升级的影响从香槟进口量与进口额增幅差可以体现,进口量51.9%的增幅远低于进口额76.7%的增幅。放眼整个进口起泡葡萄酒领域此种情况更甚,进口量同比增长4.57%对比进口金额同比增长33.03%。作为佐证,酒业家记者发现,如巴黎之花、唐培里侬、黑桃A、酩悦等顶级香槟品牌在沿海发达城市越来越受欢迎,要知道,上述品牌的顶级香槟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动辄上万元甚至上十万。此外,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高品质起泡葡萄酒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也逐渐打开局面。
以往更多的出现在庆典、夜场的香槟如今走入寻常百姓家,开发出了更多饮用场景,比如说商务酒会、高端宴会、甚至是普通家庭餐桌。
有熟悉行业的进口商对酒业家表示,随着香槟饮用场景的多元化,香槟的消费人群也更加广泛,好奇心强的年轻人、城市高级白领、商务精英以及外资企业是香槟的主要消费人群和客户。
中国大多数人的葡萄酒启蒙源于静态葡萄酒,普通消费者对于起泡葡萄酒的认知远不如静态葡萄酒。但是又由于香槟的国际声誉太大,所以这些年在中国市场香槟几乎成为起泡葡萄酒的代名词,在早期甚至有些进口商和经销商都搞不清起泡葡萄酒与香槟的关系。随着消费升级浪潮来袭,代表着时尚优雅、健康高端的香槟酒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儿,整个香槟产区的酿酒企业亦是消费升级的受益者。
对此,有进口商对酒业家表示,在高端起泡葡萄酒领域仍然有一定门槛,上要有可靠货源,下要有稳定的客户群体,毕竟它相对于一般的葡萄酒来说价值不菲。根据有些进口商和经销商的观察,购买及消费高端起泡葡萄酒的客户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土豪”,他们缺乏对起泡葡萄酒的认知,只是觉得洋气、喜庆、贵。
这样的现象似曾相识,让人联想到了当时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在中国市场掀起了以拉菲、玛歌等为代表的法国名庄热潮,后来随着热潮消退坑苦了一大批经销商。
“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逐步转变:消费者们倾向于能够喝得少一点,但喝得要好一点;而香槟酒一直以来良好的声誉及形象,正好契合了消费者的这一需求”,法国香槟酒行业委员会表示,中国大陆进口的香槟超过90%以上均为香槟酒庄的出品,而果农及合作社出产的香槟比例仅为5%和不到1%。虽然官方乐观的认为中国消费者对于香槟酒的多样性有了更为深入且直观的认识,对香槟酒的消费也不再仅停留于无年份天然型香槟,而更愿意对桃红香槟和特级陈酿香槟进行购买与尝试。
不过,有进口商及经销商的反映,中国很多的消费者其实是跳过了无年份天然型香槟而直接尝试桃红香槟和特级陈酿香槟,在这个跳级的过程中存在常识认知和消费者教育的缺失,对于香槟乃至起泡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存在隐忧,值得法国香槟酒行业委员会等起泡葡萄酒的官方组织引起重视。
香槟酒2017年进口量、进口额大幅增长,增幅全球第一
近日,法国香槟酒行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年度香槟酒(中国)进口商座谈会,法国香槟酒行业委员会在此次会议上公布的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香槟酒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进口量及进口额较之上年分别有51.9%和76.7%的大幅度提升,这一增长幅度在香槟酒全球前30个出口国家及地区内都是首屈一指,稳居第一;而这也是中国大陆在香槟酒进口数量上首次超越香港地区。酒业家今年2月曾报道茅台热另一面:传马爹利2017年销量近1200万瓶!进口烈酒将对高端白酒产生替代效应?与此同时,伴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崛起,香槟会不会是国内酒业市场上下一个风口?
2017年,总共有162个香槟品牌被进口商们引进中国市场,其中包含83家酒庄品牌、69家果农品牌以及10家合作社品牌,总体比2016年增加了13个品牌。
需要指出的是,香槟只是起泡葡萄酒的一种,由于其使用原产地命名控制和受知识产权保护,所以其余地方生产的起泡葡萄酒即使原料与生产工艺和香槟酒相同,也不允许叫作香槟,而只能叫做起泡葡萄酒。
消费升级下的下一个酒业风口?
消费升级的影响从香槟进口量与进口额增幅差可以体现,进口量51.9%的增幅远低于进口额76.7%的增幅。放眼整个进口起泡葡萄酒领域此种情况更甚,进口量同比增长4.57%对比进口金额同比增长33.03%。作为佐证,酒业家记者发现,如巴黎之花、唐培里侬、黑桃A、酩悦等顶级香槟品牌在沿海发达城市越来越受欢迎,要知道,上述品牌的顶级香槟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动辄上万元甚至上十万。此外,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高品质起泡葡萄酒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也逐渐打开局面。
以往更多的出现在庆典、夜场的香槟如今走入寻常百姓家,开发出了更多饮用场景,比如说商务酒会、高端宴会、甚至是普通家庭餐桌。
有熟悉行业的进口商对酒业家表示,随着香槟饮用场景的多元化,香槟的消费人群也更加广泛,好奇心强的年轻人、城市高级白领、商务精英以及外资企业是香槟的主要消费人群和客户。
中国大多数人的葡萄酒启蒙源于静态葡萄酒,普通消费者对于起泡葡萄酒的认知远不如静态葡萄酒。但是又由于香槟的国际声誉太大,所以这些年在中国市场香槟几乎成为起泡葡萄酒的代名词,在早期甚至有些进口商和经销商都搞不清起泡葡萄酒与香槟的关系。随着消费升级浪潮来袭,代表着时尚优雅、健康高端的香槟酒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儿,整个香槟产区的酿酒企业亦是消费升级的受益者。
对此,有进口商对酒业家表示,在高端起泡葡萄酒领域仍然有一定门槛,上要有可靠货源,下要有稳定的客户群体,毕竟它相对于一般的葡萄酒来说价值不菲。根据有些进口商和经销商的观察,购买及消费高端起泡葡萄酒的客户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土豪”,他们缺乏对起泡葡萄酒的认知,只是觉得洋气、喜庆、贵。
这样的现象似曾相识,让人联想到了当时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在中国市场掀起了以拉菲、玛歌等为代表的法国名庄热潮,后来随着热潮消退坑苦了一大批经销商。
“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逐步转变:消费者们倾向于能够喝得少一点,但喝得要好一点;而香槟酒一直以来良好的声誉及形象,正好契合了消费者的这一需求”,法国香槟酒行业委员会表示,中国大陆进口的香槟超过90%以上均为香槟酒庄的出品,而果农及合作社出产的香槟比例仅为5%和不到1%。虽然官方乐观的认为中国消费者对于香槟酒的多样性有了更为深入且直观的认识,对香槟酒的消费也不再仅停留于无年份天然型香槟,而更愿意对桃红香槟和特级陈酿香槟进行购买与尝试。
不过,有进口商及经销商的反映,中国很多的消费者其实是跳过了无年份天然型香槟而直接尝试桃红香槟和特级陈酿香槟,在这个跳级的过程中存在常识认知和消费者教育的缺失,对于香槟乃至起泡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存在隐忧,值得法国香槟酒行业委员会等起泡葡萄酒的官方组织引起重视。
免责声明:1.酒参网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酒参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酒参网www.jiuyeneican.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酒参网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toutiaoxiansheng或QQ1499596415。4.酒参网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酒参网微信号
热文榜单
- 马勇:白酒板块“飘红” 为何“山东人不会卖酒了”?
- 吕咸逊:真实就是年份酒的力量
- 酒业大事件第19期 |水井坊董事会、监事会人事变动, 盒马酒窖北京首店开业,海伦司启动招股
- 中酒协王琦:努力将酒文化旅游打造成产业文化的特色名片
- 国产啤酒品牌争相布局高端市场 频推新品加码“反攻”
- 酒业大事件第54期|1-4月全国酒饮茶制造业营收5635亿、宜宾白酒一季度营收超520亿、茅台近16亿开建3.68万吨酒库…
- 酒业大事件第56期|青岛啤酒入选山东年度绿色工厂、星巴克上新威士忌桶酿咖啡饮品、茅台冰淇淋本月5店同开…
- 酒业大事件第55期|1-4月全国酒饮茶制造业营收5635亿、宜宾白酒一季度营收超520亿、茅台近16亿开建3.68万吨酒库…